折线图——在线图表工具——数据可视化教程(一)
作者:溢表科技 发布时间:2022-07-25 12:15
对于很多朋友而言,数据可视化,尤其是数据分析,是一项枯燥无味的繁琐工作。面对海量的数据,要么无从下手,要么是为了追求形式,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图表制作的细节上。与此同时,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内容:1、数据分析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,连篇累牍的数据报告究竟想说明什么?2、形式,由数据观点决定,而非单纯的个人喜好。不同的数据重点,需要用不同的数据图表形式加以展现并突出。
图表制作,不是简单的文字总结,一个好的数据可视化图表,是对文字描述的画龙点睛,其价值更甚于大段文字。阅读者更容易聚焦于图表,并从中看到编写者所想要阐述的观点。
这里,我们将逐一对数据图表的各种形式进行点评分析,同时,通过溢表科技所提供的高效简便的在线图表工具,希望能对朋友们在编写更高质量数据报告、制作数据大屏的过程中,产生一些帮助。
【折线图】
1、形式
折线图,在展现数据值的同时,往往更突出的是随时间轴变化所产生的数据变化趋势。以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“2022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”为例,我们试着用折线图予以展现:
上图,虽然将数据完整加以了展现,但非常容易让阅读者产生疑惑:这组数据之间存在变化关系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该组数据的重点,是呈现各项的数据值,并加以对比展示。如果单纯用折线图加以错误展示,虽然不影响阅读,但随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疑惑,最终,数据报告的价值将大打折扣。相比之下,对于该组数据,柱图或者条形图就显得更加清晰明了。
需要引起注意的是:当数据系列比较多的时候,也就是有两组以上的数据时,虽然呈现趋势适用于折线图,但多组数据混杂在一起,图表反而容易显得非常混乱,很难突出重点。俗话说: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而下面这张图,在数据报告中起到的作用,基本上等同于:看君一张图,就是一张图。为表达而表达,不如不表达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需要使用折线图的一些变形形式来加以展现。比如:
在呈现多组数据变化趋势的同时,堆叠展示,不交叉重叠,更利于表现各组数据在同一时间点的表现。同时通过面积的堆叠,还能进一步看出同一时间点各组数据的大致比例关系,真正做到:突出重点、画龙点睛。
2、细节
在确定了正确的形式之后,制作一张美观且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图表,更需要加强对细节的关注。如下图,当坐标名称无法简化而过长时,容易造成坐标重叠,无法阅读。
通过对细节的调整,调整坐标轴文字显示的角度,甚至是图表整体的方向,就会完美解决这个问题。
通过溢表科技提供的在线图表工具,这些调整将变得轻而易举,通过鼠标的点击,轻松实现“所见即所得” 。
3、美化
为了更好地配合数据报告整体风格,我们还可以对图表主题(包括配色、样式)进行调整。通过简单地选择,实现多种形式的美化